|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文/沈小平
据媒体综合报道,全国已有多地出台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独生子女每年可享有5天到20天不等的假期。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0余个省份,非独生子女同样可享受“父母护理假”,不过假期天数少于独生子女。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照护问题愈发凸显,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从各地实践探索来看,“父母护理假”的享受对象由独生子女“升级”到非独生子女,覆盖地区不断增面扩容,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平衡家庭与工作、缓解养老压力层面意义重大。
新闻事件
近日,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餐饮住宿、养老、旅游等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在健康领域,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医药制造等相关经营主体提升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健康及相关产品、货物、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
│画中话│■ 文/关育兵(教育工作者)
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的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被纳入教育学类别。金秋九月,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迎来该专业的第一批新生。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和人才需求的专业化转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文/王思薇(职员)
新学期到来,多地专家为学子送上健康“锦囊”,从传染病防控、体育锻炼到心理调适,涵盖身心健康的方方面面。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稳稳托举起开学季的活力与期待。
健康不是临时起意的应急之策,而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针对开学季的到来,各地专家纷纷提醒:防范呼吸道、肠道等疾病需从洗手、通风、接种疫苗等细节入手;体育运动中要把握“光、视、形”三要素;调适心理状态则需关注情绪表达、作息调整与压力管理。这些建议看似寻常,实则是健康大厦的基石。没有一砖一瓦的夯实,再宏伟的建筑也只是空中楼阁。促进孩子身心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和日积月累坚持,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