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

大学培养“带娃专家”,托起美好未来 2025年09月03日  关育兵

│画中话│■ 文/关育兵(教育工作者)

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的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被纳入教育学类别。金秋九月,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迎来该专业的第一批新生。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和人才需求的专业化转向。(《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下,“带娃难”成为困扰许多双职工家庭的现实问题。自己带时间不足,请保姆不放心,老人无力帮忙——这种困境不仅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生育意愿的因素之一。发展专业托育服务的必要性由此凸显。

大学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正是对社会需求的敏锐回应。这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本科专业,融合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致力于培养“会照护、精评估、能指导、懂管理、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与传统的托育服务人员不同,这些专业人才将具备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托育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渴求。

这一专业的设立也是扭转社会偏见的良机。托育服务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彰显,能够让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婴幼儿照护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当从业人员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和薪酬回报,目前行业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立,还展现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变迁的洞察和适应。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专业化,高校应当继续前瞻性地布局专业设置,主动拥抱更多新兴行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专门人才。

大学培养“带娃专家”,既是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也是提升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首批新生将成为托育行业专业化发展的先锋,他们的选择和实践将为托育服务写下新的注脚。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