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

义乌的商兴与人旺 2025年06月18日  严少卫

■ 本报记者/严少卫

在我国,有这样一座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县级市第一。2024年更是达到88048元,与同年上海的88366元相当。这座城市便是有着“建在市场上的城市”之称的浙江义乌。

来自义乌市卫生健康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义乌市户籍人口达931960人,较2023年增加20440人,户籍人口增长率连续8年保持在2%以上,且2024年接产新生儿20459人,同比增长22%。

义乌是怎么做到的?6月5日,记者赴当地进行了探访。

只要肯努力,就能挣得回报

漫步于义乌的大街小巷,传统与现代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非常井然有序,优美的环境也让人赏心悦目。城镇化率81.6%的义乌,城市建设与功能已经超越了人们观念中县级市应该有的水平,俨然一个缩小版的大都市。

现在的义乌,既中国,也很世界。这里有大排档、烧烤摊等夜经济的烟火气,更有诸多被戏称为“联合国小区”的居民区,近3万常住在这里的外国友人带来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得义乌的“含外量”不亚于一线城市,并在商业和文化领域都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义乌的富裕密码,深植于当地“无中生有”的商贸基因。

不临海不沿边的义乌,群山环绕下,先天的自然环境一度影响人们出行。靠着“鸡毛换糖”起家,从内贸到外贸,从线下到线上,再到“买卖全球”,义乌人凭借智慧和勤奋,挣得了相应回报,也让义乌成为创业与宜居之城。

6月5日下午5时40分,义乌三挺路。随着一声长哨,几百户摊主推着各自的摊车迅速涌入夜市。

三挺路夜市是义乌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夜市,这里白天是城市交通干道,傍晚瞬间变身露天夜市,各国客商、各地游客与当地人纷纷到此逛吃逛吃,不亦乐乎。

刚摆好货架,趁着不忙的间隙,50多岁的周老板跟记者聊了起来。2008年,他从老家安徽阜阳到义乌,跟着土生土长在义乌的妹夫一道做起了生意。17年闯下来,周老板说很多来义乌的人都像他一样,将这里当成了家,并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而今,周老板说,自己年龄不小了,便在三挺路摆上了地摊,做起了烧烤生意,“一年能有个几十万元收入”。开放包容、服务意识强,周老板用这样的词汇说起了他眼中的义乌。

最近几年,义乌的“商二代”也开始入场。在耳濡目染之下,周老板20多岁的儿子开始追随父亲的脚步,遵循着“哪里有钱往哪里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思路,跟着几个朋友合伙开起了网店。“目前养活自己没问题。”周老板笑称。

“无论自己当老板,还是给别人打工,只要你肯努力,在这里总是能挣到钱的。”一位在义乌的逐梦者向记者说道。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义乌各类小商品的生产、加工等业务已经延伸至周边市县,并带动了当地发展。

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城市发展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义乌。2005年,义乌常住人口不足百万。到了2024年末,这个数字达到191.8万,其中非当地户籍的就有近百万。

有研究认为,对希望提升生育率的地方来说,一个好的办法是分担育儿责任,包括实施带薪育儿假、关注育儿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

为让在这里的奋斗者“居有所住”,去年开始,义乌开始实施购房补贴政策。“这两年触动比较大的就是购房优惠。”义乌市卫生健康局人口家庭科科长罗云仙介绍。

今年3月28日,义乌新一轮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政策开始实施。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购房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购房补贴20万元,8000万元补贴额度先购先得,用完即止。“3月29日,预约窗口打开后,8000万元额度仅两天时间就预约完了。”罗云仙告诉记者,后经现场受理审核,共有260个多孩家庭符合补贴条件。“义乌的房价不算低,高的单价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普通一点的每平方米也要一两万元。”罗云仙说,目前,附近其他县(市)也陆续推出了购房补贴政策。

“这一轮的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政策依然不限户籍。”罗云仙认为,该政策对鼓励生育、支持生育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营造了生育友好浓厚氛围。

6月5日上午,在义乌市福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楼会议室,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分享她们的育儿经。该中心主任王爱仙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不久,便要了二宝。“当时主要考虑让老大以后有个伴,分担一个孩子身上养老的压力。”王爱仙说。

不久前,王爱仙把78平方米的学区房卖了,置换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改善型住房。享受到购房补贴政策后,王爱仙在谈及养育一孩与二孩的区别时说,一孩时,家长对其的关注与期许较高,成长过程中要求也高一些。有了二孩后,她和爱人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对此,两人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在孩子身上。

“经济压力也大了不少,每年在孩子身上要投入七八万元。”王爱仙说。

一直喜欢孩子的福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会计刘晓芸去年刚生了三孩。每天下班后就想回家抱抱孩子的她坦言,有了三宝后开心是真开心,但辛苦也是很辛苦,“每个月奶粉、尿不湿等的开支就要几千元”。好在,爱人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婆婆身体也还算硬朗,一家人平时把孩子的养育、教育都做得不错。

“我们这里的教育资源是比较均衡的。”采访中,一位二孩妈妈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了解到,跟全国多地类似,义乌近年来的平均初婚年龄有所延迟,在2022年分别为男性28.8岁,女性26.9岁。“尽管如此,人们生育二孩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罗云仙说。

有专家分析,随着初婚年龄的推迟,女性生育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这可能导致整体生育率的下降,进而影响人口的增长和年龄结构。同时,生育时间的推迟可能会造成女性就业机会和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

“这就需要从教育、婚姻、生育、就业等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完善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实现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平衡。”罗云仙说。

经过多年发展,义乌的就业环境可以为女性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场环境,而鼓励女性积极参与职场和经济活动,可以减少因职业压力而推迟结婚的影响。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如今,义乌正围绕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发展的温度。

2024年3月,义乌市被列入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是全国上榜的两个县级市之一。该市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58个上下学接送区并配备精准接送系统,其中15所学校启用地下停车场设置接送区,配备人脸识别闸机和实时播报各班级放学信息的电子显示屏,有效地减少了家长接送及等待时间,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政策问题。

在去年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金洪星就介绍了该院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针对儿童健康主要问题,全力推进防治工作的相关经验。

记者采访当天,罗云仙还到当地调研了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品质提升情况。据了解,这也是义乌市政府今年的民生实事之一。

54个专科专病门诊,600张床位,占地85亩……6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义乌医院(义乌市儿童医院)启用,将为浙中西地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据了解,这家儿童友好医院每个病房都配有游戏间,所有楼层都有母婴室。“很宽敞,我女儿很喜欢。”谈到病房内的装修环境,一位孩子的妈妈这样表示。

“现在,周边兄弟市县的人来义乌总是感慨这里的交通,我们有轻轨、隧道,还有没有红绿灯的‘小高速’。”一位义乌市民告诉记者,今年义乌市区到较偏远的赤岸镇的“小高速”通车后,原先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将缩短至20分钟,这将进一步带动赤岸旅游农业的发展。

“义乌的包容性很强,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罗云仙介绍,很多外来人员都是在义乌打拼多年后在这里安家。现在,这成了不少人逢年过节回老家挂在嘴边炫耀的事。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义乌的人口发展故事仍在续写。“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新时期人口工作要求,紧盯‘十四五’既定目标任务,深入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不断提高人口工作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婴幼儿照护事业健康发展,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人口红利和持久动力。”义乌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