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

“倾听心声”让涉老标准更有温度 2025年06月04日  汪代华

■ 文/汪代华(退休人员)

民政部等1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保障老年人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具体内容包括: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标准,涉及老年人权益重大问题的,应当听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的意见。通过政务公开让老年人更大程度参与涉及老年人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提高政府涉老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管理的响应速度。(《法治日报》)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涉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早已与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规范,到老年用品的设计标准,每一项规定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回顾过往,一些涉老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倾听老年人心声不够充分,这种情况亟需得到改变。充分听取老年人意见,不仅是对老年人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是确保涉老标准科学、实用的关键所在。

现有一些涉老标准之所以存在不足,正是因为征求老年人意见不够广。以适老化改造相关标准为例,相关人员若是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未能深入了解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实际困难,单纯从理论出发设计无障碍通道的坡度、扶手的高度等参数,很可能出现改造后的设施表面上符合标准,实际使用时却与老年人需求脱节的情况。曾有新闻报道,有社区完成适老化改造后发现,安装的扶手位置过高,导致许多身高较矮的老年人难以借力;卫生间铺设的防滑地砖,在理论测试中防滑性能达标,但沾水后却出现容易滑倒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正是由于标准制定过程缺乏老年人的真实反馈。

广泛听取老年人意见,能够让涉老标准更精准地贴合实际需求,显著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老年人对自身需求有着清晰且深刻的认知。在养老服务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邀请老年人参与讨论,他们往往会提出诸如增加个性化护理服务、丰富文化娱乐活动等切实的建议;即便在老年食品标准修订等较专业的场合,老年人也能从口感、营养搭配、吞咽便捷性等角度给出宝贵意见。倾听这些源自老年人的真实声音,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的标准才能真正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痛点。

让老年人参与涉老标准的制修订,更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有权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标准发表意见。倾听和重视老年人的声音,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认同感,让其感受到自身价值,提升生活幸福感,还有助于消除代际隔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制修订涉老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舒适、安全且有尊严。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老年人的深度参与。唯有充分倾听老年人心声,才能出台真正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标准,进而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