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背景下迅速步入发展快车道。四川省是国内森林康养产业的先行者,其经验值得参考。近期出版的四川蓝皮书《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和四川省的主要做法进行了专章分析,提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
蓝皮书提出,森林康养既是发展健康服务业、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有效载体,也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端看,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顺应潮流。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森林康养被列入鼓励类。
从需求端看,森林康养消费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一方面,森林康养所提供的健康环境与医疗服务是老年人急需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森林康养对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从消费端看,随着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服务消费能力提升,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2020年我国森林康养行业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2021年至2025年森林康养产业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在30%以上。
作为全国第二大林区,四川省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起步早、行动快、模式多、影响广。2016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森林康养产业省级发展意见。自此,四川省陆续制定有关森林康养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引导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末,四川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达到298家,全省21个地市州皆有分布。
整体来看,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尚未跳出传统旅游模式。现有市场供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差距,正是今后高质量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动力。对此,蓝皮书提出多点建议。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森林康养产业涉及养老、医疗、旅游、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对政策的需求重点不一样,应根据实际发展阶段进行政策调整。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议将对森林康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森林康养师、康养导游、理疗师等的培训纳入行业、地方人才保障和就业计划。
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森林康养产业,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森林康养龙头企业培育方案,打造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引领作用大、辐射范围广的森林康养龙头企业。
加强技术研究。根据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需求,开展森林康养产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举例来说,森林康养基地标准认定以及森林康养活动体验效果监测的方法和标准等还需进一步规范。
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森林康养师、康养导游等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辐射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养生养老等业态。因此,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应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掘利用自然景观、森林环境、休闲养生文化等资源,形成多元组合、产业互融、业态相生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格局。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