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严少卫 王小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投资于人”是一项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决策,与千家万户的福祉紧密相联。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托育行业的发展成为这一提法的生动注脚——该市托育机构通过专业化、可及化的服务,不仅缓解了家庭育儿的难题,还成为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助推器”。近日,记者奔赴这座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城市,探寻这一“投资于人”的惠民实践。
努力打造“第二个小家”
自黄土高原南下,黄河流经河南急转掉头,向东途经山西等省,奔向大海。在拐弯处,分布着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山西临汾和运城四市。这片区域联西北、通华北、接中原,被称作“黄河金三角”。
3月27日的三门峡,一场不期而遇的降温让乡野田间刚刚告别冬季“休眠”状态的庄稼暂缓了返青。
伴随着声声童谣,三门峡市春田蜜蜜幼幼园的孩子在推拿师带领下,上着中医推拿课。
“王子,你喜欢按摩吗?”“好玩。”看到有人提问,这位叫王子的小朋友捏了捏衣角,有些忸怩地转过头笑答:“我今天已经捏过一回了。”每周三下午,春田蜜蜜幼幼园都会有一节中医推拿课,推拿师会为在园的孩子做5到8分钟的中医推拿。
记者采访当天,恰逢周三,一个多小时,3位推拿师累计为40多位孩子进行了中医推拿。见到他们时,孩子们刚推拿完回到教室。
一位推拿师边收拾东西边跟记者介绍,托育园的孩子积食比较普遍,加上近两天气温变化较大,特别容易生病。中医推拿可以早一点发现孩子身上的症状,及时告知他们的家人。
中医推拿作为春田蜜蜜幼幼园的一项常态化服务,是该园教职工认真做好托育服务,推进医育结合的一个缩影。
春田蜜蜜幼幼园园长杨娜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推拿公益服务及特色课程,他们持续开展已经超过3年。
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科科长马秀川带领下,记者随后来到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这是一家更专注于5至12个月小月龄孩子托育服务的机构,旨在为托儿打造好“第二个小家”。
960平方米的托育中心内,除了教室、食堂,入门处还开辟了很大一片活动空间。
“这是为入托前的孩子准备的。”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园长王彦琴介绍,为缓解孩子跟父母分离的焦虑,托育中心会安排老师“一对一”陪伴,助其平稳度过焦虑期。
“慢慢地,孩子会觉得他们在这里是安全的。从半天到一天,再到三五天,直至孩子完全适应,最后由陪伴孩子活动的老师带到班级里。”王彦琴说,如果孩子接受程度好,三五天后就能正式入托了。
据了解,入托前,王彦琴还会给这些孩子进行测评,了解他们的语言、运动、社交、专注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只让孩子适应园所,也要主动适应孩子,了解他们的作息规律、日常喜好等。”王彦琴说,自己的初衷就是希望在给孩子一个安全、温暖、有爱成长环境的同时,帮助他们的父母在工作和养育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们的管理非常严格,一方面老师必须持育婴师证和保育师证‘双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外训和内训。另一方面,食堂的食谱也比较精细,不同年龄段每周的食谱都是不一样的。”王彦琴举例,像每天的加餐,夏秋季时令水果多些,冬春季则以糕点为主。
采访当天,记者发现,王彦琴带着她的团队内训到晚上8点。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结果”
生育、托育、教育等民生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让资金流向民生领域,有助于实现在惠民中发展、在发展中惠民。
在王彦琴看来,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性格塑造非常重要。她期待借助优质的托育服务让孩子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得到有效的科学锻炼。她说,从宏观视角看,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将转化为未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为地方经济转型储备高质量人才。
据了解,凭借着良好的口碑,黄河对岸的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还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今年初,我们想把服务质量再抓一抓,加上又添置了一些教具,就把每个月入托的价位稍稍提了一下。”王彦琴介绍,以1岁以下的乳儿班为例,价格从2980元/月涨到了3680元/月。她认为,要稳定教职工除了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施展平台,还要尽可能保证他们的收入。“目前,中心80%的教职工都是‘创始员工’。”王彦琴说。
在津津1岁3个月时,津津妈妈把他送到了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起初,我可舍不得给孩子送托。”夹带着三门峡当地口音的津津妈妈说。可作为高校老师,当初面临开学的她,在朋友推荐下来到了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
“一上来,园长跟我聊的不是别的,而是孩子的生活习惯,我觉得特别靠谱。”津津妈妈说,后来园长还安排了老师“一对一”看护。看到孩子开心,托育中心又让她放心,津津妈妈便让津津入了托。现在,她一有空就告诉同事朋友,今天津津在托育中心又做游戏了、参加户外活动了、学会上楼梯了……在她看来,托育中心不仅帮她解决了“养”和“育”的困扰,还能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之中。
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在三门峡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政策的倾斜。2023年,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评选出多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该托育中心凭借标准化管理和高质量服务入选。春田蜜蜜幼幼园则坚持普惠化定位,通过政府补贴和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以每月1800元的普惠价格提供全日托服务,使托育费用降至普通家庭可承受范围。这种模式既缓解了“带娃难”的民生痛点,又通过释放家庭劳动力间接推动了地方就业市场的活跃。
三门峡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科科长王莲说,为了让0至3岁婴幼儿在成长中得到全面关怀,三门峡市坚持以专业、规范、精细的托育服务标准,推动托育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婴幼儿照护服务不仅是家庭刚需,还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王莲认为,发展托育不仅提升了托育机构自身能力,还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全市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效缓解了家庭“带娃难”的痛点,形成“政策支持—机构提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结果。”马秀川说。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微观动力
什么是“投资于人”?从经济学上看,“投资于人”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投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以人力资本提升和消费潜力释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专家分析,通过“投资于人”,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将有利于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门峡市政府通过示范机构评选、补贴发放和场地租金减免,降低了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托育机构通过灵活吸引社会投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共赢格局。这种协同机制,正是“投资于人”政策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关键桥梁。
托育服务的普及直接缓解了家庭育儿压力。以初之光国际婴幼儿托育中心为例,其通过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既满足高收入家庭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又通过标准化输出推动行业品质提升。该中心乳儿班让新手妈妈重返职场比例进一步提升,间接带动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这种“育儿减负—就业增收—消费提振”的链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动力。
春田蜜蜜幼幼园以“轻资产加盟”策略迅速吸引中小投资者进入托育领域,由总部提供师资培训到课程设计等全链条支持。该模式不仅降低了创业门槛,还通过市场化机制快速填补区域托育资源缺口。这种“市场细分+品质驱动”的策略,为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事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政策资源聚焦于人力资本培育与民生福祉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对托育行业如何深化“投资于人”,有专家表示,托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多方发力。如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托育服务网点、扩大普惠托育机构的覆盖面、加大对托育行业的监管力度、提升托育行业从业者技能水平等措施,从供给侧提升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水平;突破阶段性政策的局限,建立覆盖婚育、孕育、养育、教育全周期的政策闭环;在制度设计层面,推行托育服务国家标准与地方细则的弹性适配,既保障服务质量底线,又尊重区域发展差异;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发挥补充作用,发展社区育儿互助组织、在线育儿支持平台等新型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