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一切为了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2025年03月05日  本报评论员

■ 本报评论员

又到春景初盛的时节,“两会时间”如约而至。带着调研的成果与人民的嘱托,来自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这是一场“春天的盛会”,人民的心声和诉求,将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汇集起来,融入奋进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了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在此前的23次调查中,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一词20次跻身十大热词之列,今年改为“民生保障”后,其关注热度更是位列榜首。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特征。这就意味着,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民生活水平检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对于如何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人民不仅有期盼,也有呼声。例如,人民网的调查显示,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注点调查中,超八成网民希望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面对日益高涨的“一老一小”服务需求,72.33%的网民呼吁加大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基层社区覆盖力度,70.57%的网民认为应加强基层社区对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的支持。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履职尽责将架起高效畅通的民意桥梁,让百姓的“愿望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美好现实。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让老人安享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让年轻人放心逐梦,是家事也是国事,是生计也是国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中寻求改革的金点子、妙法子,不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的生动载体。汇聚蕴藏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将让全面深化改革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奋斗热情,感受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力量,由此读懂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从春天再出发,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